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动态 > 新闻中心
办案手记——从“听故事”到“故事里”
日期: 2023-08-31 浏览次数:

1693446384548082220.png

 


7月下旬,我告别校园,迈入了鼓楼法院的大门。面对未知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与憧憬,也不乏忐忑。很快,我被安排到了少家庭担任法官助理,同期的小伙伴们都投来了“复杂”的眼神。初到少家,法官就跟我说这是个有故事的庭室,每天都有新故事。我表面的平静根本抑制不住内心狂喜:我可来对地方了!有谁不喜欢吃瓜呢,有谁能拒绝做一只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呢?可当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短短一个月,我就对“故事”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从“听故事”的人变成了“故事里”的人。

8月初,我们庭接到了一起特殊的继承纠纷。原告是80多岁的卢奶奶,身患肺癌,生活拮据,虽育有三子,但大儿子和小儿子都是聋哑人,唯一身体较为健全的二儿子对自己疏于照顾,平日里仅由两名身体残疾的儿子在身边照看。卢奶奶因无力承担癌症所需的医疗费和护理费,将二儿子告上了法院,要求分割已故丈夫的遗产,也就是保存在二儿子处的售房款。我心里挺不是滋味,为卢奶奶感到心酸,在晚年身患重病,生活窘迫,为医药费无奈起诉自己的儿子,心里该多无奈多失望啊。

但经过关联案件查询时,令我惊讶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卢奶奶的二儿子因同一事由提起了诉讼,而被告正是他的两个兄弟以及卢奶奶本人。这到底是怎样“一家子”,告来告去。我又在想两个聋哑人要怎么参加庭审呢,法官也不会手语呀,可能这次得用上“翻译人”的名牌了……

正当我沉浸在这一家的困局时,杨向涛庭长的话一下打断了我的思绪:“小周,申请个用车,我们下午去新河二村调解卢奶奶的案子。”“啥?我们上门调解?去社区开庭?”“对,两个当事人情况特殊,我们还是得去上个门,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争取就地化解。”我懵懵懂懂,但疯狂点头。“啊?好的。”以前在学校经常会有模拟法庭,到法院来的一个月法院也陆续参加了不少庭审,但是去社区组织调解还真是头一回。说罢,我就看到庭长在那忙前忙后地打电话“摇人”,联络片警、社区的工作人员、网格员,邀请他们一起参加下午的调解。“……好的好的,你们对当事人的情况比较了解,你们能来就再好不过了,下午见!”

下午一点多钟,杨向涛庭长就带着调解员杨健华老师、书记员小朱姐姐和我,一起前往鼓楼区新河二村的社区的活动室,这里也就是今天的“法庭”,杨庭长邀请的民间“调解团”也都到了。卢奶奶的大儿子和小儿子是由手语老师和亲友帮忙进行翻译,基本能够较为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卢奶奶在医院住院,二儿子在外地,他俩都没能来到现场,但他们的诉讼代理人一起参加了谈话。

因为调解的场地没有桌子,全是小椅子,大家随意落座。在我还张罗着要怎么排座位时,这场调解就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了,没有法槌敲响的声音,也没有广播播放法庭纪律,一切似乎显得有点“简陋”。大家围坐在一起,就像拉家常一样,这让我想起小区楼下阿姨摆的龙门阵。但神奇的是,偏偏这样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能够让当事人都放松下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诉求。杨庭长用他那不急不缓的语调,从症结点出发,一点点帮双方当事人理顺法律关系,详细释明赡养义务,尤其强调了遗产继承的问题先放一边,目前最重要的是卢奶奶的治疗和照看问题。调解员杨老师觉得时机成熟,立刻接过话题,再从亲情角度出发,循循善诱,引导三个儿子各尽其能承担起赡养责任,让母亲的晚年生活过得安宁幸福。经过社区民警、社区书记和网格员的分别谈心和进一步劝导,大家的态度更加明确起来:三个儿子愿意负担起老人的医疗费用,并承诺经常前往探望老人,陪伴母亲共抗病魔。

调解结束后,卢奶奶二儿子的代理人感慨道:“法官,其实我接到案子后也挺纠结的,没想到你们能这么贴心地上门做工作,起码老人家看病的燃眉之急解决了。其实吧,老二他也不是不想尽孝,只是之前每次去看老母亲,都因为长年累月的误会和积怨闹得不欢而散,缺的就是这样一个心平气和交流的机会啊!”

在回去的路上,我就在想,少家庭的工作面对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这“故事”何尝不是当事人正在经历的百味人生呢?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经过今天的调解,我想其实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把法理说透了,把道理讲清了,把心气捋顺了,法官一样可以断得好家务事。车子经过法院大门,一缕夕阳映照在院门口闪闪发光的23个大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似乎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供稿:少家庭 周 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