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动态 > 新闻中心
2019→2023!鼓楼区法院召开劳动人事争议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日期: 2024-04-30 浏览次数:

为深入推进“温暖智慧现代化法院”创建活动,深化劳动争议诉源治理工作,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4月29日,鼓楼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9-2023年劳动人事争议审判工作情况,发布《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劳动人事争议审判白皮书(2019-2023年)》。

1714980850755063821.jpg

发布会由鼓楼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彭静主持。

会上,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晓静发布该院劳动人事争议审判白皮书。

一、案件基本情况

(一)案件数量高位运行。2019年至2023年,鼓楼法院共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6487件,审结6568件(见表1),结收比101.25%,保持高结案率的同时,案件收结基本平衡。

1.png

(二)案件类型复杂多样,复合诉请普遍存在。除劳动争议作为复合案由进行归类,纠纷主要集中在劳动合同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三类案由,数量分别为508件、260件、97件,占比分别约为36.47%、18.66%、6.96%(见表2)。

2.png

另外,复合型诉讼请求已经成为主要特点,根据对2023年已结判决案件的梳理,追索劳动报酬或主张福利待遇、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确认劳动关系作为诉讼请求的案件数量最多,分别为220件、216件、94件(见表3)。

3.jpg

(三)涉诉行业类型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群体性纠纷较多,而美容、酒店、餐饮服务等行业因客源及订单下降,企业经营活动受到不同层面的影响,导致所在行业成为纠纷新增长点(见表4)。

4.jpg

二、案件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一)诉讼标的数额增大。根据对劳动者类型的统计,高级管理人员及高级技术人员占比8.2%,该类人群中诉请中往往包含高额的提成、销售奖金等,案件判决标的较大。在2023年判决案件中标的在5万元以下占比68.54%;5万至20万占比24.92%,20万至50万占比3.74%,50万以上占比2.8%(见表5)。

5.png

(二)小微企业涉诉数量过半。从企业类型角度看,据对2023年判决案件的统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占比为54%(见表6),占比超过半数。这一数据体现出部分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普遍缺乏规范用工意识,未建立合法的用工管理制度,且经济风险抗性较小,成为引发诉讼的主要企业类型。

6.png

(三)新就业形态用工纠纷中权利义务分配难。鼓楼法院受理新业态类型案件主要集中在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快递员、主播四种类型,而新业态用工模式下的劳动关系不同于传统劳动关系,具有用工灵活、工作自主性强、劳动时间和报酬算法难确定等新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劳动关系连接不紧密以致劳动关系确认难、劳动者缺乏劳动基准保障、社会保险缴纳难以及劳动者遭受事故伤害救济难等问题。

(四)超龄劳动者劳动权益受到关注。伴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职工就业情形越发普遍。鼓楼法院高度重视超龄劳动者保护,在审理的马某诉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中明确超龄劳动用工关系,给予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特殊保护,让“银发”就业者真正实现“劳”有所保。

(五)纠纷化解难度加大。2019年至2023年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3358件,占已结案件的51.13%,化解比例超过一半。在当前经济处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下,用人单位在逐渐恢复生产经营过程中,双方对工资支付、调岗调薪、劳动关系解除、劳动保护及劳动管理等方面容易产生争议,纠纷涉及面广,导致涉诉案件调解撤诉比率呈降低趋势(见表7)。

 7.png

三、主要工作举措

(一)立足审判职能,着力提升司法效能。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助推劳动争议案件精细化审理,进行案件审理繁简分流改革,深化案件研判,不断精进审判业务水平,2023年,妥善审结涉某教培机构系列案件、涉某医疗集团系列案件等4批次重大群体性纠纷。

(二)借力科技赋能,打造高效服务体系。利用智慧法院成果,促进信息化技术变革,全面推行电子送达,实现无纸化材料传递。大力提倡在线庭审,打破庭审时空限制。2023年,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在线庭审率保持在10%以上,有效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助力便捷高效化解纠纷。

(三)强化诉源治理,构建多元解纷格局。推进裁审衔接机制建设,形成纠纷化解合力,推进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加强纠纷联合调处。加快欠薪案件处理,构建欠薪案件处置机制。2023年,区调处中心妥善化解纠纷444件,涉案金额652万元;区法院审结欠薪案件1464件,标的近亿元。

(四)加强普法宣传,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积极开展星光普法宣传活动,持续巩固辖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集合效应,扩大宣传影响,注重以案释法,开展专题庭审进园区活动,有效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依法衡平劳动者和企业利益,坚持把“温暖·智慧”理念贯穿全过程。开展“温暖守心”工程,以守好“民心”、“企心”为着力点,用“将心比心”的温暖情怀注入案件审理全过程,全面保障劳动者、企业权益。开展“智慧赋能”工程,在审判中发挥“法治智慧、审判智慧”,针对用工不规范问题,及时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提示用人单位尤其是小微企业,规范管理,做好防风险、补漏洞、促发展。

(二)深化裁审衔接机制建设,形成纠纷化解合力。建立健全受理范围一致、程序衔接顺畅、裁判尺度统一的裁审衔接机制,统一新类型案件受理范围,发挥仲裁过滤纠纷作用;理顺仲裁与诉讼的保全程序衔接,探索制定统一的送达地址确认书;提升裁审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裁审信息共享互通;打造新就业形态专业调解室,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建设工作。

(三)依法能动履职,着力“抓前端、治未病”。专门成立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劳动争议纠纷作为诉源治理的矛盾纠纷重点领域推进。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把劳动争议案件诉源治理工作主动置于社会治理大格局之中,推动区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实质运行,深化开展与区总工会“总对总”对接工作,实现人民调解平台“三进”工作覆盖。

(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新业态劳动用工、超龄劳动者用工、竞业限制纠纷等新类型案件的调研力度,总结实践成果,形成审判经验及类案裁判规则。分析研判涉高科技人才、高科技企业等案件,结合审判实践调研在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中如何引导劳动要素更优组合,护航区域内新质生产力发展。

(五)加强司法宣传,引导劳动者诚信履约及企业规范用工。通过发布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为规范企业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提供直观有效的司法指引。常态化开展“庭审进企业”“庭审进园区”专项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守法意识。充分挖掘案例资源,发挥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公开审理的法律效果,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支持辖区工会、企业代表发挥作用,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

(供稿:速裁庭 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