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涉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更加主动融入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体系格局,5月16日下午,鼓楼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涉未成年人应援集资、为偶像投票打榜案件,并邀请省、区人大代表旁听庭审。
旁听庭审
该案系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原告金某某为未成年人,为给其喜爱的偶像投票打榜,通过粉丝应援会在QQ应援群及微博超话发布的相关消息,利用其外婆及本人支付宝账号在被告齐某某经营的微店共花费6万余元购买明星周边等物品、获取其中的投票权用于为偶像打榜应援。原告母亲发现后,向被告追索无果,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返还相关款项。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审判长杨向涛法官有序组织庭审,推进审理进行,准确归纳案件争议焦点,组织双方围绕自己的主张进行了举证质证。随后双方充分表达了辩论意见,并进行最后陈述。针对庭审中查明的原告父母疏于监管等情况,法庭当庭依法对原告法定代理人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原告法定代理人表示接受法庭教育,今后将更加细心关爱孩子,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经过一个小时的审理,该案庭审顺利结束,并将择日宣判。
代表评议
庭审结束后,该院组织人大代表进行座谈,就案件庭审进行评议。座谈会上,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彭静对前来参与旁听评议的各位代表表示欢迎,从坚持以党建带队建、推动涉少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宽严相济原则、妥善审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坚持延伸审判工作、推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坚持协同保护、构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联动网络四个方面介绍了该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情况及举措。
各位代表畅所欲言,就该案庭审程序、庭审规范、法官履行职责、驾驭庭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评议,对法庭当庭教育原告法定代理人的做法表示赞扬,并就此类案件反映出的“应援打榜”乱象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提出了建议。
专家座谈
在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勇、叶周侠副教授就类案买卖合同的性质、法律效力及被告应返还的数额进行了学术评议,并给出了专业意见。
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中,鼓楼法院持续贯彻宽严相济、双向保护、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理念,采取加强诉源治理、诉调对接、合作共建、心理疏导、关爱帮教等举措,主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区群众意见,认真分析社情民意,全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努力实现案件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会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