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下发《关于全市政法系统2023年度“法治保障十佳(优秀)案例”和“司法改革十佳(优秀)成果”评选及基层法治联建示范点评定结果的通报》,鼓楼法院申报的《打造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新路径”》获评“司法改革十佳成果”。
近年来,鼓楼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紧盯审判执行中的难点、制约司法公正的堵点,以开展“提升审判质效攻坚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司法改革,创新加强审判管理,推动审判质效、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一、强化资源配置,推进繁简分流全领域运用
随着繁简分流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调度有限的审判资源,既让案件办得快,又让案件办得好,鼓楼法院在全面总结繁简分流改革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精准分案、科学配比人案等方面谋实策、出实招、求实效。注重科学识别繁简类别,以近三年各类新收案件案由为基础数据,综合评估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社会影响、法官核心工作量等决定案件难易的关键因素,合理确定繁简类别。同时,启用智能分案系统,实现繁简属性自动标注、一键分流。注重优化审判资源配比,构建全领域繁简分流大格局。将能吃苦、业务能力强、办案节奏快的精干力量充实到速裁队伍,实行动态补充清退机制,真正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二、强化数字应用,推进审判执行全流程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张军院长明确指出,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来“走程序”的。如何防止程序空转,让每个案件、每个流程都能有效衔接、高效运转?在司法责任制大背景下,鼓楼法院以提高院庭长敢管、善管的意识和能力为切入点,以科技赋能管理,压紧办案责任,不断增强司法公信。创新审判执行流程节点运用,紧扣立案、审判、执行不同阶段14个关键节点,在全市率先研发上线“审判执行节点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有效避免审限“空转”,让“智慧管案”成为审判质效新的增长点。积极推进在线电子诉讼,探索建立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审判执行随案全程公开”为模式的在线办案新机制,努力形成全业务全流程电子诉讼,在提高院庭长可视化监管的精准度同时,有力提升当事人参与诉讼的便利度,真正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视可感可触。
三、强化绩效导向,推进审判质效全方位考评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鼓楼法院积极贯彻落实张军院长提出的“全员考核”要求,坚持从提升案件质量、提升办案效果、提升人民群众司法感受度、获得感角度出发,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创新出台《审判高质量发展考核方案》,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挂钩,以百分制精准反映法官工作业绩,让法官既明确审判重心,又看到自身差距,有效发挥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指挥棒”作用。注重抓实发改案件评查,以评促改,提升办案质量;每月召开长期未结案件专题审委会,对6个月以上未结案件,逐案提交清结计划,由分管领导包案督促、实时跟踪、紧盯结案。注重完善释法说理机制,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提升办案效果,建立上诉案件专门台账,把化解矛盾、案结事了、定分止争纳入审判管理目标,实施动态清单式管理,做到应移尽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说理,严格落实败诉方当面送达、法律释明、判后答疑等制度,坚决纠治简单化、机械化办案,努力提高释明案件息诉解纷成效,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下一步,鼓楼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法院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司法权益,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