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政治建设融入司法履职全过程,精准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强化政治能力建设的要求,近日,鼓楼法院举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案例分享研讨会,通过剖析典型案件、交流办案心得,搭建起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协同提升的研习平台,为政法工作深度融合、夯实司法为民根基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鼓楼法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构建 “三维发力”特色工作架构,为法院各项工作定向领航、强基固本。
理论武装常态化。构建“党组领学 + 支部研学 + 青年导学” 三级联动学习模式,每月开展 “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双提升”专题课程,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审判执行工作紧密结合,推动理论学习从 “入脑领会” 向 “入心践行”跨越。今年已常态化开展多场专题学习,实现全体干警学习全覆盖。
政治能力具象化。制定法官政治能力建设工作指引,将 “是否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实现政治法律社会效果统一” 等指标纳入案件评查,促使干警在办案中自觉将政治要求转化为司法行动,相关工作案例获评全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
党建业务融合化。创新实施 “党建 + 重点案件攻坚” 模式,针对涉企纠纷、民生案件等领域,组建“党员法官突击队”,在化解矛盾、优化营商环境中勇挑重担。今年以来,凭借党建引领成功调解多起涉企纠纷,挽回大量经济损失,助力区域产业稳定发展。
分享会前,全体参会人员学习南京市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官政治能力建设的通知》,结合鼓楼法院工作实际展开研讨,明确 “将政治智慧融入司法办案”的实践路径。
分享会邀请四组一线办案人员,围绕民事审判、执行攻坚、信访化解等领域的典型案例,诠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司法实践成果。
法官助理赵启萌在分享一起涉汽车质量案时表示,不仅要确保个案公正,更要考虑对消费环境的引导作用,这是政治思维在司法工作中的体现。法官助理苗芷毓讲述为外卖骑手追讨薪资的案例,强调法官要站在弱势群体立场,让司法有力度更有温度。法官助理刘柳明分享老牌制造企业破产重整案,指出化解企业危机关乎区域经济与民生,需从政治高度审视案件。法官助理邢亚伟以信访案件化解为例,提出法官要站在当事人角度,解开“法律死结” 与“心里疙瘩”。
案例分享后,鹿海彬、李庆华、李义军、余敏四位法官从政治建设角度对相关案例进行点评,提炼办案诀窍,指明提升方向,使分享会成为生动的政治课堂。
案例分享结束后,与会青年干警围绕如何在办案中践行 “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展开研讨。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案例,畅谈心得体会与感悟,更加深刻认识到司法不仅是法条适用,更是对人民群众权益的守护。干警们一致表示,今后既要钻研法律、办好案件,更要学习政治理论,将“如我在诉”理念牢记于心:在面对当事人时多一分耐心,在核查证据时多一分细心,在裁判时多一分同理心,让人民群众的诉讼之路走得更加温暖。
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尤忠华进行总结发言,强调全体干警要以此次分享会为契机,深化对“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 的理解与践行。一要以政治引领为“魂”,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确保司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要以法治思维为“本”,在办案中严守法律底线、恪守司法良知,同时善于从政治高度分析问题、化解矛盾;三要以司法为民为“径”,主动将司法工作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在服务民生需求、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法院担当。
此次案例分享会是鼓楼法院加强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提升司法能力、锻造过硬队伍的务实举措。下一步,鼓楼法院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常态化开展案例研讨、业务培训,推动干警将政治素养转化为办案质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