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行主责主业,有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建设平安鼓楼。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 “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巩固深化专项斗争成果,依法精准“打财断血”“打伞破网”;推进“套路贷”及虚假诉讼治理常态化,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审结各类刑事案件526件787人。突出打击重点,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严惩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报复社会型暴力犯罪,审结涉枪涉爆、危险驾驶、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180件。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非法经营等犯罪,审结案件15件,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增强群众反诈意识,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型网络犯罪,审结案件7件19人,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严惩贪污贿赂、渎职犯罪,审结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犯罪3件。加大金融领域风险防控,依法严惩非法集资犯罪,审结案件40件97人,进一步完善非法集资案件财产发放机制,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荣获“2020年成功办理洗钱案件有功单位”,1名干警荣获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
全力推动执行攻坚,兑现胜诉权益。高效办理执行案件,推广“物联网+执行”,积极推动执行“移动化”,上半年共受理执行案件6203件,执结3870件,执行到位金额5.16亿元。持续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推动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4迭代升级,健全执行指挥中心+中间库+执行事务中心“一体两翼”机制,执行案款发放、终本案件管理、执行信访接待分工协作,实现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办理。开展“执行案款超期未发放专项整治”,集中清理1614笔案款,发放符合条件的907笔6211万元;出台《执行案款管理规定》,明确案款发放流程,强化院局长监督职责,对案款延缓发放的案件采用“反向审批”机制5,全链条跟踪检查。开展规模性集中执行5次,实施搜查35次、拘留34人次;重拳出击严惩失信行为,限制高消费4666人次,限制出境6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472人。完善网络司法拍卖辅助事务办理机制,网拍成交总金额4.25亿元,平均溢价率26.74%。
推进司法改革,深入挖掘办案潜能。构建速裁审判团队新格局,修订《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将10名调解员嵌入3个速裁审判团队,加强法官对口业务指导,推动调解、审判效率“双提升”,上半年诉前调解共计化解案件1652件。打造“金融一体化”平台,建立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强化“辛果工作室”品牌建设,发挥“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心理疏导员”专业优势,与省人民医院建立心理专家合作机制,在家事案件中引入专业医疗力量,“辛果工作室”荣获“全省法院类型化纠纷化解先进集体”。探索诉前鉴定试点工作,出台《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办法(试行)》,明确诉前鉴定案件范围、适用条件及工作流程,推动诉前调解、诉前鉴定并轨运行,对98件案件启用诉前鉴定程序,结案60件,缩短平均审理天数75天。
强化科技赋能,智慧法院迭代升级。电子卷宗全流程无纸化试点工作不断深化,实现办案各环节卷宗电子化,全面支持网上办案、事务监管,同步支持诉讼参与人网上查询,审判流程公开水平进一步提升。科技法庭提档升级,探索类型化速裁案件“无书记员”庭审,以录音录像代替传统纸质笔录,推动庭审实质化,庭审节奏进一步加快。拓展裁判文书“一键生成”适用范围,采用表格式、令状式文书,提升一审当庭宣判率,审判流程更加高效透明,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合作开发非法集资案款委托发放APP,以信息化助推非法集资案件财产处置,提高案款发放效率,上半年共发放案款2072万元。推广使用电子封条,加强执行查封财物管控力度,提升财物管控效果。
三、抓好队伍建设,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
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区委以及上级法院部署,出台《队伍教育整顿实施方案》,成立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担任组长。聚焦本院突出问题,形成 “5+1+2”顽瘴痼疾整治工作方案,成立查纠整治工作专班,配足精干力量、推动工作开展。抓实学习教育,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牵引,采用“听、看、访”等学习形式,教育引导干警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选树6名先进典型人物,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2场,组织干警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13场次,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开展查纠整改,用好用足“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依纪依规立案查处违纪干警5名。自选“长期未结案件专项清理”“执行案款超期未发放专项整治”两项动作,审判执行质效明显提升。推动建章立制、长效常治,制定完善21项规范性文件,涵盖审判执行、党风廉政、司法作风等工作,促进审判流程更加规范、司法作风持续改善。
着力提升司法能力水平。打造“学习型”法院,继续与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共建,聚焦审判实务疑难问题,开展疑难案件研讨会5次。强化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年轻干警培养,推行“审判员+法官助理+书记员”团队办案模式,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年轻干警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55场次。坚持以调研促审判,突出调研工作的实用性,将调研成果纳入考核评估机制中,调动干警以审判带动调研的积极性,上半年1篇案例入选省法院“高邮杯”征文三等奖,1项课题入选全市法院重点课题,1篇论文被评为全市法院优秀调研成果。
主动接受各界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系,通过座谈、走访、电话联络、邀请旁听庭审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与代表委员的联络工作。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配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落实重大案件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1-6月检察长列席3次。加强与律师、法律工作者、高校专家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联络沟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开展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专题宣讲,院领导班子分批次深入政府机关、街道社区,打好宣传落实“三个规定”组合拳。
全面加强普法宣传。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官网等网络宣传平台,向社会传递法院工作情况、解读热点案例,传播法治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送252期。积极组织参与“广场咨询日”“民法典基层行”等活动,为群众送法上门;常态化开展“法律伴我成长” 系列普法活动,通过模拟法庭、主题班会、法治团课等形式,营造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社会氛围。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持续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法院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落实。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确保法院工作始终在党委领导下扎实有序推进。严格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加强人民法院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三是进一步巩固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成果。进一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功能;更加深入推进“法官进网格”工作,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稳步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做好“后无纸化”时代智慧法院的深度运用,完善互联网司法模式;全面推行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和畅通在线立案、互联网开庭、网上证据交换渠道,持续提升审判质效,提高司法为民能力。
下一步,区法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不断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以更高质量的司法服务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为鼓楼区全力打造中心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背景下“首善之区、幸福鼓楼”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