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微博
【天平的背后】像她那样的法官,温暖又智慧
发布日期:2023-12-22
浏览次数:889

summernote-img一滴水,能折射太阳光辉;

一桩案,能彰显法治道理。

编者按: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鼓楼法院组织开展“天平的背后”小案大道理讲述活动,并开设宣传专栏,集中展示鼓楼法院及全体法官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审判职责,坚持能动司法、主动担当作为,努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实践和良好形象。

办案故事:《像她那样的法官,温暖又智慧》

讲述人:少家庭 丁伟伊

研究生毕业后,我成为鼓楼法院的新成员,伴随着忐忑、好奇和憧憬,来到少年家事审判庭,在速裁组里担任辛果工作室指导法官林冬华的助理。百余日磨练,上百起案件,我在大家帮助下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林冬华法官的温暖和智慧!

家事案件是民事诉讼的最原始形态,不仅涉及法、情、理的融合,而且矛盾容易激化,说简单也不简单。倘若简单、机械地套用法条,纠纷往往无法化解,甚至会挑起当事人敏感神经,影响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林审在高效办案的同时,用“热心、爱心、真心、耐心、恒心”这“五心工作法”,不断感化当事人,坚持“情感修复、柔性司法”工作理念,让双方原本剑拔弩张的情绪,消弥于无形。其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这起抚养费纠纷案。

十余年后,矛盾升级

多重纠纷再度交织

原告是女方,被告是男方,男女双方在2006年协议离婚,离婚协议约定婚生女由女方抚养,男方每月支付抚养费。现女方起诉到法院,要求男方支付自己十几年代垫的抚养费共计25万元。

查阅案卷后,林审告诉我,女方诉请是支付抚养费,可却十几年后才起诉,背后估计有其他隐情。我满心疑惑。很快,迎来了此案的第一场庭审,果不其然,庭上男方情绪激动、大声指责,女方也毫不示弱……原来,双方离婚时,约定婚姻存续期间男方单位分的一套公房由双方共同居住,但实际一直是女方和孩子一起居住,房租由男方负担。离婚后,男方与他人再婚,带着妻子、未成年的继女经济拮据,住所简陋。双方到法院之前,已多次为房屋产生纠纷,矛盾持续多年。

更为棘手的是,该房屋现正在拆迁,而双方对安置房屋由谁使用意见不一。男方生活不顺加上工作压力,情绪失控,多次到女方和孩子处吵闹,冲砸房门。双方报过警,社区也组织过调解,但都没有成功。面对这场纠葛,两人的婚生女日渐变得沉默少言,甚至有了抑郁的倾向。summernote-img

很快,到了第二次开庭的日子。庭审记录过程中,我就在想,如果我是这起案件的承办法官,要怎么判呢?其实,经过开庭,当事人争吵、举证质证后,只要确认好双方的证据,即使耳朵仍回响着喋喋不休的相互指责,但只要“免疫”于这些负面情绪,依法作出不偏不倚的判决,案件就可以画上句号。但直觉告诉我,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两个孩子,两个家庭

法律的天平不能倾斜

不出我的意料,开庭后林审没有立即判决。这时,她用那一贯柔和的声音告诉我,案子本身不复杂,症结也并不在于抚养费本身,而是拆迁房屋的处置问题。一边是面对亲情撕裂、忧伤无助的女儿,一边是尚未成年、却居无定所的继女……单纯就案办案,是难以真正化解矛盾的。我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出来,她是心疼两个孩子,想尽其所能帮助她们、帮助两个家庭!

第二天,林审就带着我,到案涉房屋处进行实地调查。男方单位负责人告诉我们,按照规定,公房拆迁后可以安置一套90平米的房子。“那么,是否可以考虑案件特殊情况、按安置面积拆分为两个小套房屋,解决两家居住问题呢?”林审随即提出。为此,林审查阅相关文件规定,一趟趟跑对方单位,研讨方案操作可行性,做双方当事人工作……在林审的坚持和努力下,男方单位经评估后最终同意该方案,一揽子解决了抚养费、房屋居住争议。summernote-img法律有尺度,法官亦有温度。案件结束后,林审心里还挂念着两个孩子,常常电话关心她们的近况,将她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鼓励其努力学习、阳光向上。入住新房后,女方专程赶到鼓楼法院,送来“捍卫正义高抬明镜,妙手仁心巧解纠纷”的锦旗。

“林法官特别愿意听我说,真心实意为我们母女着想,这样温暖智慧的法官,是我们老百姓心中的好法官。女儿叮嘱我,一定要把信交到林法官阿姨手上!”女方深情地说,并递上那封女儿亲手写的感谢信。我想,这其实也是我对林审的印象:温暖又智慧!

林审的办案秘籍:耐心

前不久,林审获评“全省法院办案标兵”,我偷偷问她,办案子到底有什么秘诀。她笑着对我说,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耐心”吧。是啊,我恍然大悟。工作中,她始终耐心听,认真听取当事人甚至是絮絮叨叨的话语;耐心劝,在对话中让当事人“降降火”;耐心查,对于案件事实,力求全面真实还原纠纷经过,了解其中关键症结,寻求破解之法;耐心调,妥善化解矛盾,她案件的调解成功率常年在80%以上,努力追求案结事了人和。summernote-img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法官这一岗位上,林审选择了择一事终一生,让数千起家事纠纷的当事人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我想,正是这样像她这样的“温暖又智慧”的基层法官,奉献着,耕耘着,才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变得如此真实可感……

(供稿:少家庭 丁伟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