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微博
得了重病休养归来,公司却让我在家待岗……
发布日期:2025-05-08
浏览次数:2,446

得了重病休养归来,公司却让我在家待岗,工资还缩水一大半?"这是劳动者张某的真实遭遇。大病初愈的他本想重返岗位,却遭遇公司"待岗降薪"。法律如何保障"带病打工人"的权益?一起来看这起案例。

summernote-img

案情剧场

老张在某餐饮公司当水电工,一干就是18年,月固定工资标准为5500元,医疗期前12个月的实发月平均工资为6825.42元。2022年,一纸癌症诊断书打破了平静生活,经过手术和漫长治疗,老张咬着牙坚持到20238月医疗期满,第一时间就想回单位上班。

summernote-img

可现实却泼了盆冷水:返岗的第二个月,公司发来《待岗通知书》,理由是“身体状况差,无法正常工作”,要求老张回家休养,只发病假工资。

从月薪6800多元,到每月只发1800多元,老张彻底坐不住了!他拿着工资条去申请劳动仲裁,经仲裁后老张仍不满意。于是老张把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补发工资差额。

法院认为

焦点1:公司能否强制员工待岗?

强制待岗=变相剥夺劳动权。医疗期满后,劳动者有权要求提供劳动条件。公司以需劳动能力鉴定"为由拒岗,但张某不符合法定鉴定条件,公司无证据证明其不能工作。

焦点2:工资怎么算?

·         出勤日工资:按实际出勤天数×原平均工资(6825/月)补差额

·         待岗日工资:即便未到岗也非员工过错,公司需按合同基本工资(5500/月)支付

法院判决:被告某餐饮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向原告老张支付20239月至202312月期间的工资差额11654.5元,并继续按照5500元的标准向原告支付20241月至20247月期间的工资差额20044.5元,以上合计31699元。

典型意义

(承办法官:李庆华)

summernote-img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生存、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本案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当员工医疗期满返岗,用人单位不能随意拒绝员工提供劳动的请求,简单粗暴地进行待岗降薪;在无充分证据证明员工不具备劳动能力,且客观上无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按约为员工提供劳动条件、安排工作并支付工资。审慎行使用工管理权,不仅是对法律红线的敬畏,更是企业人文关怀的彰显。

鼓小助划重点:

生病想复工,法律给保障;

企业调岗位,也得守规矩!

合法合理是底线,

遵守合同约定是关键,

这样才能双赢!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二款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