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撤场,我们以为钱拿不回来了,没想到你们一次性全解决了!” 拿着司法确认民事裁定书的周大姐激动地说。近日,依托鼓楼区综治中心统一调度,区法院、区法律援助中心、特邀调解组织等多方力量齐聚一堂,一起涉及 60 余名保洁员的劳务纠纷经过示范调解,得以高效化解。
事情要从几天前说起。8 月 11 日上午,几位员工代表焦急地走进鼓楼区法律援助中心。原来,因某物业公司撤场,60 余名保洁员辛苦劳作的工资一下子没了着落。这些保洁员中,有的人文化程度不高,甚至不会写字,有的人为了生计已辗转老家或赴异地务工。不抱太大希望的保洁员们推选了几位代表,前来寻求帮助。
法律援助窗口值班律师听取了员工代表的诉求后,立即通过综治中心平台登记诉求,并向法院申请协助,希望通过先行调解的方式,让保洁员们尽快拿到应得的报酬。
“劳动者的每一滴汗水,都不能白流!”鼓楼法院立案庭在收到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法律援助律师、员工代表取得联系,接收案件材料。
考虑到案涉人数众多,为尽快化解纠纷,立案庭决定委托适合的特邀调解组织共同参与调解。接到委托后,特邀调解组织第一时间走访被告企业,深入了解被告企业经营困难的实际情况与调解意愿,并配合法律援助律师,耐心细致地与当事双方进行多轮沟通。立案庭对调解过程进行指导,确保程序规范、权益保障到位。仅仅过去 2 天,首批 25 件纠纷的当事双方便达成分期履行的调解协议,并向法院集中申请司法确认。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一调解的成功案例产生了显著的示范效应:针对后续剩余30余名保洁员的劳务纠纷,物业公司主动参照已确认的调解方案,积极推动协商并履行给付义务。“示范调解 + 参照履行” 的高效模式,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真正实现了 “解决一个,带动一片” 的良好效果。
这一面面锦旗虽轻,却沉甸甸地承载着人民群众对高效公正解决纠纷的热切期盼,更是对司法为民最质朴的肯定。这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综治中心统筹协调、法律援助专业支撑、特邀调解组织柔性化解、法院司法保障托底”多位一体解纷机制协同发力的生动缩影。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无缝衔接,让矛盾在多元共治中高效消融。
下一步,鼓楼法院将持续深化与综治中心的联动融合,以规范化建设为坚实抓手,进一步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强化资源统筹调度,不断完善矛盾纠纷 “精准感知 — 快速响应 — 高效化解” 的全链条闭环机制,通过细化协作流程、提升联动效能,让公平正义以更温暖、更智慧的方式到达群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