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能折射太阳光辉;
一桩案,能彰显法治道理。
编者按: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鼓楼法院组织开展“天平的背后”小案大道理讲述活动,并开设宣传专栏,集中展示鼓楼法院及全体法官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审判职责,坚持能动司法、主动担当作为,努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实践和良好形象。
办案故事:《让善良者不再被“消费”》
讲述人:速裁庭 皮轶之
曾经有当事人说:“夜空中最亮的星,就是鼓楼法院深夜加班时的灯。”是啊,工作很忙,可也很有成就感,今天便与大家分享这起案例。
屏幕上这个人,就是某直播平台的主播焦某,他编造了一个“悲惨的谎言故事”,大肆消费网友们的爱心。在他的故事里,小女孩玲玲长期遭受继母虐待,身患重病,病情很快就发展到要被截肢的程度了。焦主播得知后非常悲愤,亲自前往东北,历经重重困难,终于把命悬一线的玲玲找到。焦主播向继母责问:“为什么不带玲玲看病?”继母却理直气壮地回答:“因为家里没钱,玲玲的父亲做玉石生意亏了,钱都压在货物上,货又卖不出去。”在焦主播想尽办法的周旋和努力下,没钱的继母最终只好无奈地同意委托焦主播卖玉,把赚到的钱用来给玲玲看病。
于是,焦主播团队便开始“直播带货”。直播过程中,他煽情地宣传:“我们不赚钱,我们只是为了帮助小女孩治病。”好一番深情无私的表演,触动了大家的心,各地网友慷慨解囊,争相购买玉器。
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在直播间一天一天地更新着最新剧情,直到有一天,一位女士走进了我们法院……
“他,其实是个骗子!他骗的不仅是钱,更是我们的善良啊!”初次见到万女士,她整个人都很激动,作为焦主播直播带货的受害者,万女士说,得知玲玲的悲惨遭遇后,想到自己小时候也是父母离异,于是对玲玲倍生同情,急忙响应主播号召,在直播间购买了19笔货。后来无意中看到一则焦主播团队的“庆功宴”视频,才意识到所谓的虐待、解救、治病全是剧本、全是“演员”。难以接受的万女士将焦某及平台公司诉至我院。
审理过程中,焦某当庭承认直播内容都是虚构的故事,但他却认为他这一行为与卖货之间没有直接关联,不属于欺诈消费者的情形,请求法院驳回对他的诉请。
虚构剧情带货,构成欺诈吗?
毫无先例可循,这起全国首例因演绎卖惨剧本,欺骗粉丝献爱心而引发的消费者维权诉讼,如何才能找到审理方向?唯有钻下去!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直播剧本”,便可看到很多互联网平台都有出售剧本、招聘写手、培训演员的广告,这俨然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孵化出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动人骗局。而当骗局被戳穿,善意被消费、被愚弄,社会公众就会很失望、很心寒。
因此,如何裁判这起案件,不仅关乎直播电商平台的管理,而且关乎老百姓爱心善举的维护,更是关乎社会诚信秩序的引导,案件虽小,但意义重大。而焦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则是本案的争议焦点。
根据查明的事实,我们认为:被告焦某在直播间虚构人间惨剧,绑架观众情感,利用观众同情心和爱心误导观众购物以谋取利益,该经营者主观目的和客观行为上均诱使消费者做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也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在此情形下,即使商品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其所采取的欺诈性营销方式使得该销售行为仍然构成欺诈。基于以上认识,我院在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作出了本案的判决:退还货款、三倍赔偿、公开道歉。
法院的工作远远没有终点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助人为乐的礼仪之邦,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不仅留下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也沉淀了华夏儿女雪中送炭、古道热肠的精神传承。本案之所以特别让人愤慨,就是因为焦某利用了老百姓朴素真挚的善良品格为自己谋利,严重污染了网络生态和社会风气。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人民法院决不允许这种践踏人民情感、破坏社会和谐的行为大行其道。
案件生效后,我们收到了万女士的感谢信,也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受骗粉丝们的致电感谢,同时该案还得到央视等重量级媒体的高度赞誉,更有专家学者评价:该案司法裁判的鲜明态度,不仅是对“你方唱罢我登场”卖惨式营销的当头棒喝,也为直播平台的法律规制提供了专业参考。
其实,这起案件只是我们法院维护人民利益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每一次法槌起落,每一本案卷翻飞,一次次的铁案封尘,一次次的定分止争,都是鼓楼法院人“初心不改 为民司法”的真实写照。审理新业态劳动争议,我们坚持和谐发展理念,平等保护超龄劳动者与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利;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我们完善助企纾困措施,坚持善意文明执行,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司法感受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我们建立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机制,加大破产审判力度,畅通企业“进”“退”之道,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司法为民宗旨,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供稿:速裁庭 皮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