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不小办,小案事不小。为更好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落实“小标的、大民生”专项行动部署,4月21日上午8点,早风习习,春光共警灯一色,鼓楼法院执行干警聚焦涉民生、小标的以及规避执行案件,开展周末集中执行专项行动。
春暖花开季,执行正当时。出发之前,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杰进行“执”前动员。“出发”!大家闻令而动,一辆辆警车按照既定路线,奔赴各执行现场,吹响春日“鼓”动执行号角!
108?还是107?
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的“多走一步”
这是一起典型的涉民生案件。韦某是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作为本次集中执行的第一站,干警到达目标地后,发现现场摆满了双层架子床,推测这里已成为了公司宿舍,而住宿者对于被执行人的情况并不了解。随后干警找到物业公司,物业陈述此处未纳入管理范围,找不到登记信息。另一头,社区提供的信息也均联系不上,一下子大家都没了头绪。
“这个案子当时送达的地址呢?”一筹莫展之际,承办人灵机一动,回忆起此案并非公告案件,于是便立即联系了审判阶段的法官,书记员陈述曾找到过被执行人,听到这一消息,无疑是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执行干警一行再次驱车前往送达地址确认书上记载的某某楼栋108室,到达后,发现案涉楼栋门牌号只有107室,并无108室。执行干警多次敲询107室,但均无人应答,无奈返回。
在返回的途中,执行干警心有不甘,不想就这么空手而回,决定“多走一步”,于是便又返回107室,并敲响了房门。“咦?你们是法院的?”好巧不巧,楼上的住户正是被执行人。执行法官单刀直入,询问本案能否了解,不出意料,被执行人随即“耍起太极”,兜着圈子借口推脱。“麻烦和我们来一趟法院吧。”执行法官随即将其带回法院谈话室,进行释法说理。“法律保护弱者的权益,也会让不诚信者付出应有的代价……”经过几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释明,韦某终于认识到错误,积极悔过并现场筹集款项,案件执行完毕。申请人惆怅的眼眉也终于舒展了开来。
搜现金,查流水
穷尽强制执行措施时的“多执一点”
在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中,刘某违反规定为他人办理请托入学事宜,收取相关费用,但刘某在其入学事宜未办成时仍拒不返还相关款项,邓某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依法判令刘某返还王某5万元。判决生效后,王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查刘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一时停滞不前。
集中执行当天上午8时许,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谁呀?这么早?”还在睡梦中的刘某被叫起,开门一看竟然是执行法官找上门来了。“刘某,因你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请你配合我们到法院进行调查。”睡眼朦胧的王某被执行法官带回法院。
被拘传到法院的刘某仍不知悔改,谎话连篇,仍以多种借口企图逃避履行义务。鉴于刘某的执迷不悟,执行法官当即对其随身携带财产以及微信、支付宝进行搜查,搜查出部分现金和饰品,并对饰品进行扣押,同时发现支付宝有大额流水。面对刘某的拒不履行,执行法官当即决定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眼见法院要“动真格”了,刘某才慌了手脚,立即表示自己愿意筹钱还款,并当场支付部分款项,剩余款项达成和解协议,案件执行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本次集中执行行动,共传唤被执行人6人,涉及12件执行案件,其中执行完毕4件,和解5件,司法拘留2人,执行到位25余万元。
尽“执”履责,为正义再提速。鼓楼法院将继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行动,充分发挥“走出去、执到位”的精神,多走一步,多执一点,切实以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让公平正义来得更快一点。(供稿:执行局 刘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