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人民陪审员法,切实提升人民陪审员履职能力,5月27日,鼓楼法院组织开展“庭审观摩+座谈交流”专项培训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跨界研讨”的创新模式,邀请50名人民陪审员代表与人大代表、社区工作者、消防及安监部门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旨在拓宽陪审视角,促进司法裁判更贴近社情民意。
沉浸式庭审观摩
“现在开庭!”在庭审观摩环节,鼓楼法院精心选取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健康权纠纷案件,采用七人合议庭模式进行示范审理。审判长精准把控庭审节奏,围绕“被告工作人员在配送、换装瓶装燃气(燃气罐)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原告存在损害事实,该损害事实与被告工作人员的行为、被告负有安全管理责任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争议焦点,引导双方当事人充分举证质证。参训人民陪审员全程观摩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关键环节,对案件审理流程和裁判要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这次观摩让我对人民陪审员职责有了全新认识,特别是法官如何把握争议焦点、认定证据的过程,对今后参与陪审工作很有启发。”人民陪审员曹成林在交流时深有感触。本次示范庭审同步录制了“人民陪审员指引”教学视频,将纳入鼓楼法院人民陪审员电子培训资料库。根据年度计划,鼓楼法院还将围绕电信诈骗、家事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等多种案件,开展专业化观摩活动。
跨界研讨促融合
观摩结束后,鼓楼法院组织人大代表、社区工作者等跨界代表与陪审员座谈。与会人员从社会常识、行业规范等角度,对案件涉及的安全管理义务、赔偿责任等提出建议。人民陪审员们纷纷结合观摩体会,就如何更好发挥参审作用、提升审判质量分享了见解。
据介绍,鼓楼法院已构建起立体化培训体系:线上建立“陪审云课堂”每月推送典型案例;线下每季度组织“示范庭审观摩”;年度开展“优秀陪审案例”评选。今年以来已培训陪审员322人次。
下一步,鼓楼法院将重点推进三项改革举措:一是建立数字化履职档案,实现陪审工作全程留痕、科学考评,作为考核奖励依据;二是完善专家陪审机制,按专业领域建立人民陪审员人才库,以专家辅助人的形式提供相应专业知识;三是拓展“云陪审”模式,通过庭审直播、在线培训等方式提升司法公开透明度。
智慧赋能人民陪审员制度创新
此次活动是鼓楼法院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又一创新司法实践。通过“观摩+研讨”的培训模式,不仅提升了人民陪审员的履职能力,更促进了司法裁判与社情民意的有机融合,为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也为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