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曹成林
鼓楼法院人民陪审员
任职时间:2022年12月
2022年,经南京市鼓楼区人大常委会任命,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代表人民参与法院的审判工作。
捧着鲜红的人民陪审员任命书,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这份责任感源自对法律的敬畏、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感。我时刻提醒自己,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全面、客观、公正地参与到每一起陪审的案件中,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我努力学习陪审员工作相关业务知识,认真研读人民陪审员法、人民陪审员岗位培训教程、人民陪审员必备法律手册等书籍,并做好笔记;系统学习民法、民诉法、刑法、刑诉法等法律法规原文以及最新司法解释,努力做到阅其文、会其意、明其理、知其用。我还经常收看《今日说法》《法治现场》等节目,学习法律专家的评论和经典案例法理分析;浏览最高人民法院官网“指导案例”专栏、人民法院案例库等,学习重点案例,关注裁判理由、裁判要点等内容,以便在陪审工作中参考和借鉴。
人民陪审员被称为“无袍法官”,我珍惜每一次陪审机会,先后多次参加民事、刑事等案件的陪审工作,在每一次的陪审中,我都注意聆听,努力吃透案情,认真分析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在法律框架内,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案情,从社会道德、公序良俗、涉案当事人的权益等角度去思考,关注弱势和特殊群体,形成自己对案件的分析和判断,在陪审实践中不断增长法律知识、提升工作能力。
我首次参与陪审的案件,是一起社会关注度高、采用“3+4”七人合议庭审理的证券纠纷案件。庭审中我仔细倾听,做好笔记,认真记录案件争议焦点、法官引用的法律条款、辩护人的辩论观点,在庭后的合议中,我依据自己朴素的正义感和对事实的判断,在认真听取审判长的法律指引后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2023年5月,我参与陪审了一起涉嫌诈骗罪的刑事案件,先后历经三次开庭审理。这起案件中的四名被告人均是来自农村的理工科大学生,他们本来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所用,为百姓造福,同时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可是他们却幻想一夜暴富,剑走偏锋,利用高科技犯罪。他们通过开发网络APP,发布黄色广告,诱导男性用户注册平台账户并进行充值和打赏,从事诈骗活动,先后造成两万余人被骗,涉案金额达1500余万元。每次开庭,检察官和律师都在法庭上唇枪舌剑,被告人之一的主犯拒绝认罪,其余三人也相互推脱。在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各环节,审判长反应敏捷、思维缜密,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同时也充分考虑当事人的诉求,切实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三次庭审过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法官的专业素养和力量。
2023年7月,我参与陪审了一起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刑事案件。本案被告是一个九人犯罪团伙,四名主犯利用网络洗钱,监控、诱导、教唆其他五人办理信用卡套现,从犯之一是一名70多岁不识字的农民,因被前妻错误诱导而参与“刷卡套现”,事后及时自首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结合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态度等,合议庭最终认定并依法给予了从轻处罚。通过这次陪审,我深深理解了“融法于理、融法于情”的道理,感受到了法律也有温情的一面。
通过一次次的陪审工作,在与法官零距离、面对面的接触中,我深入了解到了法院工作的繁忙,经常一个案子从早上开庭至下午、晚上庭审至八九点也是家常便饭,法官和书记员甚至顾不上挪一下凳子、喝一口水,切实体会到每一个案件背后都凝聚着法院工作人员高质量、高效率、高负荷工作的辛勤和汗水,在为他们严谨、专业的高水平办案能力赞叹的同时,更向他们公平、公正、公开、规范的工作作风致以崇高的敬意。
法律是神圣的,人民陪审员工作是光荣的,我热爱陪审工作,一次次参加陪审的收获,是我学法、用法、守法的一笔无形的财富,将使我终身受益。今后,我将继续以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追求,认真做好每一次陪审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也要做好法治宣传员,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向人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进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人民陪审工作的质效提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