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任法官这一年,似跌宕之旅,有迷茫雾霭,有困惑破晓,更有裁判之后的释然,每个案件都是拼图,拼成法官生涯的画卷。初登法官之位,敬畏法律,追求公平正义,却难掩内心忐忑。首敲法槌,声响如鼓。庭审之中,当事人眼神各异,或期待、或紧张、或愤怒,责任之重,感同身受。
肩扛重担,棘手案件迎头上
刚刚完成员额法官任命,庭长便将一件棘手的案件交给了我。张某因未按约支付房屋租金,被出租方诉至法院,许是意料到判决并不一定对他有利,他的情绪很是激动。收到案件后,我第一时间与张某进行了联系,耐心倾听张某的答辩意见,并指导张某准备相应的证据材料,逐步缓解张某的激动情绪,建立相互信任。庭审中,双方就案件事实争议大、矛盾突出。我结合双方意见准确归纳了争议焦点,组织双方完成了举证质证,引导双方充分发表辩论意见,充分保障张某表达意见的权利。案件判决后,我又主动联系张某,进行判后释法,对张某的疑问进行解答。案件最终顺利得到解决。该案的办理,使我养成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锻炼了与当事人沟通的能力,为法官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础。
平衡利益,促成调解化纷争
作为民事案件,往往是因为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失衡,遭受损失的一方诉至法院寻求司法解决方案。作为法官,在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时,应当把握双方的利益关系,找准失衡原因,给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寻求双方共赢。在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中,甲公司将3500余平米的房屋出租给李某经营KTV。李某投入大量资金对房屋进行了装修,但正式开张后门店客流稀少,经营上出现较大亏损,无力支付租金。不久后店面逐渐有了起色,但因长期欠付租金,甲公司将李某诉至法院,主张解除合同、返还房屋,并要求李某支付拖欠租金和违约金。面对近500万元的欠付租金,李某一时之间难以支付,但解除合同李某又将面临更大的损失。
考虑到案涉房屋面积较大,甲公司短期之内难以重新出租,容易导致较大的空置损失;案涉房屋返还后,李某失去经营收入,支付拖欠租金的难度更大。对于李某而言,如能继续履行合同,随着经营收入的增加,分期将拖欠租金付清,反而更有利于实现甲公司的债权利益。所以解除合同对双方都有损失,继续履行分期付款才能实现双方共赢。因此我加大调解力度,采取“背对背+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认真分析,帮助双方厘清利害关系,最终双方达成了继续履行合同并在租赁期限内将欠付租金分期付清的调解方案。李某的店铺又热闹起来了,甲公司也免去了寻租的不确定性和房屋空置风险,双方都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普法于行,街头巷尾暖民情
卢梭曾说,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普法工作能够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让民众了解法律规定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在经济交往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普法工作有助于增强司法公信力,让民众对司法程序和裁判依据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法院的判决;普法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广泛的普法可以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减少侵权违约现象,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今年我前往社区,参加了“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对社区居民提出的涉及相邻纠纷、房屋买卖租赁、继承抚养关系、婚姻关系纠纷等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提供法律建议,获得了社区居民的好评。为提升企业的法律意识,我还进入某物业公司进行普法宣传,了解物业公司的提供服务情况、物业费的收取情况以及小区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等。对于物业公司提出的物业费催收困难情况,我对物业服务相关法律规范进行了讲解和解答,帮助物业公司准确把握与小区业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共同构建和谐的居住环境。
在初任法官的这一年里,我还要感谢领导、同事对我的关心和帮助,面临复杂案件时为我理顺思路提供指导,工作压力大时及时进行疏导帮我树立信心,让我能够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成熟的心态面对此后的法官生涯。
回首这一年,感慨万千。从初出茅庐到逐渐成熟的法官,案件是成长的阶梯,庭审是与正义的对话。法官之路漫长崎岖,但带着经验与感悟,怀揣着热爱与坚守,我继续前行,让裁判成为正义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