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微博
以 “小建议” 促“大治理” ,鼓楼法院劳动争议预防化解司法建议获全省优秀!
发布日期:2025-03-28
浏览次数:447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鼓楼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决策部署,以司法建议为纽带,推动形成全周期、全链条治理模式,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法治样本。近日,鼓楼法院《关于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机制、协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司法建议》获评全省法院2024年度优秀司法建议。

精准“问诊”:解码劳动争议背后的治理难题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鼓楼法院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487件,年均收案超千件,同比增幅明显。面对案件数量大、增长快、类型复杂的挑战,鼓楼法院深入调研发现,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新兴领域纠纷交织,小微企业因用工不规范成为矛盾焦点,高科技人才争议标的额攀升,新就业形态用工法律界定模糊等问题尤为突出。如何从源头破解治理困局?鼓楼法院将目光投向司法建议的“穿透式治理”功能。

四措并举:司法建议赋能劳动纠纷化解“鼓楼路径”

针对劳动争议的结构性矛盾,鼓楼法院提出四项司法建议,构建起“预防-化解-协同”的立体化治理体系: 

summernote-img

1. 织密调解网络,激活基层“神经末梢”。

在建筑、制造等行业密集区设立调解组织,推动大中型企业成立调解委员会,小微企业配置专职调解员,就近、就地将纠纷化解在车间、商圈,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治理。

2.加强联调建设,打造解纷“高速通道”。

进一步发挥联合调处中心的作用,打造鼓楼特色品牌,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在重点领域、复杂案件及群体性纠纷中加强联合联动,加大调解指导力度。

3. 强化风险预警,筑牢防控“前沿阵地” 。

依托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功能,加强社保欠费、投诉举报等数据的监测分析,对工业园区、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发现和化解风险隐患。 

4. 创新裁审衔接,构建共治“同心圆”

统一新就业形态、超龄劳动者等争议的裁审标准,建立保全程序衔接、数据共享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保障落实到位,构建裁审衔接工作的鼓楼新格局。

双向奔赴:从建议到落实的全程跟进

收到司法建议后,被建议单位回函表示将从司法建议的四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一站式调解中心作用,发挥前端化解的效能,以设立融合法庭为契机,同诊共治,做到提前介入、多方联动、就地化解,提升辖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化解工作的实效性。

summernote-img

行而不辍:以司法建议书写治理新篇章

鼓楼法院以此次获奖为契机,以司法建议“小切口”深度融入“温暖智慧现代化法院”建设,撬动劳动争议源头治理的“大棋局”,持续深化 “示范诉讼 + 司法建议” 双轮驱动,推动更多 “法治良方” 落地,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贡献鼓楼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