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微博
“家门口”的庭审 |“网格+普法”,为治理赋能
发布日期:2024-05-27
浏览次数:1,320

近年来,鼓楼法院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格局,推动法官下沉基层网格,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咨询、矛盾排查化解等工作,着力打造“网格+法官”双向互动工作模式,将司法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末梢”。

summernote-img

524日上午,鼓楼法院刑庭法官吴志坚进网入格,走进青石村社区,为社区群众带来一场“零距离”的庭审活动,并结合刑事审判司法实践,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主题普法宣传。

 

网格里的“庭审现场”

活动以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的庭审拉开序幕。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蒋某在明知转移的款项是犯罪所得的情况下,受上线人员组织指使,在地铁站附近,提供自己名下银行卡及手机等给上线人员,用于收取资金。并在其银行卡到账相关款项后,取现转交给上线人员,涉及被害人被骗资金4.47万元,蒋某据此非法获利600元。

summernote-img

庭审现场,承办法官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进行了全面调查,公诉人着重说明了该案中关于“明知”的情况,双方在法庭的组织下进行了举证质证,秩序井然。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被告人蒋某当庭认罪认罚。法庭判决蒋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在法庭教育环节,承办法官告诫被告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希望被告人能通过此次审判深刻汲取教训,树立正确人生观,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以辛勤劳动为自己赢得美好生活。

以案释法 护好您的“钱袋子”

庭审后,承办法官结合该案中被告人的行为触犯何罪、罪名认定等进行了解读和释明,提醒广大居民莫贪小利,沦为电信诈骗“帮凶”。针对旁听群众老年人较多的特点,吴法官从该院审理的集资诈骗、养老诈骗等典型犯罪案例入手,讲解以提供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等为名实施的集资诈骗、保健品诈骗等犯罪的预防,揭露集资诈骗和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自觉提升风险防范和反诈防骗能力。

summernote-img

鼓楼法院退协主任何蓉结合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现状,提醒广大老年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以免上当受骗。

“法院到社区来进行庭审的方式很好,让大家看到了庭审的过程,受到了深刻教育。也提醒我们不能在明知是犯罪所得的情况下,还去帮忙他人取现,同时也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社区居民张大爷表示。

织密“小网格”,赋能“大治理”。鼓楼法院将继续以推动诉源治理工作为出发点,以审务进社区 法官进网格工作为切入点,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语言进行宣讲,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探索融入网格、借力网格、服务网格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