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微博
当执行法官遇见诚信“活教材”
发布日期:2025-02-20
浏览次数:546

summernote-img

裁判文书未写完的结局,母亲补上最后一课……

自古以来,“孟母三迁”的典故便传颂着母爱对子女成长的深远影响。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的“深爱”不在于为子女存储物质上“足够多的面包”,而在于提供足以安身立命的“精神食粮”,要引导教育子女诚信守法,培养高尚的品格。

近期,鼓楼法院执行的一起借贷纠纷案,不仅彰显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更是以母爱为引,诚信为魂,生动诠释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破局:还得“走一趟”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案件中,王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周某借款4万余元,一直未还款,无奈之下,周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面对法院的判决,王某始终“隐身”,迟迟未能履行还款义务,案件由此进入执行程序。执行中,经查询并未发现王某可供执行财产,看来“破局”的关键还得上门找到人,于是执行法官决定“走一趟”。

说走就走!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执行法官周力文和书记员李欣依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径直驱车前往王某住所。


转机:母亲承诺显诚信

夜幕降临,执行法官一行冒着春寒抵达王某的居所,敲开了家门,开门的是王某的妻子,王某此时虽未在家中,但其母亲的出现为案件的进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在得知法院的来意后,王母表现出了极高的法律意识和诚信观念。

summernote-img

这个事情我儿子做得不对,法官,您如果不相信我儿子,但请一定要相信我一次,我会让他到法院来解决这个事情的! 王母的声音微微颤抖,眼里却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表示自己会亲自督促王某前来法院,妥善解决此事,并请求法院给予王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履行:诚信教育终和解

次日清晨,王某如约而至。与此同时,王母担心儿子“爽约”,也迫不及待打来电话询问王某是否已到,并表示自己将立即赶往法院,全力协助执行工作。

在谈话室内,王某的母亲对王某进行了深刻的诚信教育。

summernote-img

她语重心长,掷地有声:“诚信是为人之本,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今天,在法官的见证下,你必须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彻底解决此事。”此刻的谈话室里,没有剑拔弩张的对峙,只有两代人的诚信传承。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王某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积极履行还款义务。经过法官的耐心调解与双方的充分协商,王某与申请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承诺将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和方式,逐步还清借款。

这场跨越两代人的诚信教育,不仅诠释了法律的威严与诚信的价值,更彰显出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现实意义,在执行力度中浸润了人文温度。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这或许正是法治精神最温暖的注脚:当刚性判决遇见柔软家风,执行便不再只是权利义务的较量,而成为文明传承的生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