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微博
子夜的空调外机下,法官当起了“调音师”
发布日期:2025-03-12
浏览次数:764

“咚!”晚上十二点半的警车颠簸着碾过减速带,我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耳边还萦绕着方才空调外机连绵不断的嗡鸣声。副驾上的吕法官突然笑出声:“周庭,你觉不觉得那外机像在唱《孤勇者》?”

summernote-img

我俩相视苦笑——这出“午夜剧场”,还得从一起相邻关系纠纷说起。


前奏:孤勇者外机打破邻里安宁

老王和老张家住隔壁,两家因一台空调外机,硬生生从“睦邻友好”演变成了“对簿公堂”。原告老王怒气冲冲:“周法官,您不知道,他家空调外机和我家卧室一墙之隔,夜里那动静直吵得人睡不着!”被告老张却梗着脖子:“这是开发商留的设备位,可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两人谁也不服谁,僵持不下。

法庭上,老王申请对老张家空调外机的噪音和振幅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进行司法鉴定。我合上卷宗:“根据相关检测规定,噪音检测须分为白天时段和夜间时段,以夜晚21点为界限,每次检测时间不得少于一小时,我们今晚方便过去吗……

行,法官那就麻烦您了,咱们晚上见!”


主歌:冻僵的手指丈量司法刻度

夜幕降临,我和司法鉴定科的吕军法官一起,赶往老张所在的小区。当晚八点的小区格外热闹。老张家的空调已经启动,鉴定人员架起设备,老王家待测卧室那儿已布上了各种线路,阳台上的绿萝摆得整整齐齐​,似乎也在静候这场午夜话剧​。

summernote-img

“嗡嗡嗡……”时间指向晚9点半,第一阶段的声音数据采集完毕。怎么说呢,这声音倒是有点像低音提琴独奏。

等到11点半第二次检测完毕,就在我们收拾设备时,老王突然拽住我袖子:“法官,您听!这会儿动静比刚才要大!”我仔细聆听,空调外机的声音与之前相比,变化了些许“声调”。为了得到噪音变化的准确数据,我们准备再测一会儿,尽可能收集更全面的资料。

summernote-img

夜里的倒春寒让我们接连打了两个喷嚏。工程人员搓着手哈气:“周法官,这得测到猴年马月啊?”我望着彼此冻得通红的鼻头和手指,再看看老王眼底的血丝,咬咬牙:“接着测!老百姓能熬的夜,咱们法院人陪得起。”

话音未落,老张媳妇捧出几碗冒着热气的茶水,“夜里冷,大家来喝点暖暖身子。”此时手表的指针已指向了晚间1215分。

测完全部数据后,我们从老王家撤场,赶回法院时已是漫天星辰。


副歌:数据之外的破冰时刻

戏剧性的是,三天后,老王向法院申请撤诉。他握着我的手说:“周法官,那晚看你们蹲在空调底下记数据,回去后我就想啊,是不是我也应该再观察观察,与老张家好好说说。邻居间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

summernote-img

我突然想起刚当法官时老庭长说的话:“对于相邻关系纠纷,如果不去现场,即便手捧鉴定报告,也只是面对着冷冰冰的数据,无法体会当事人之体会。”

可不是么?邻里纠纷就像缠在一起的耳机线,光听录音可解不开。那晚阳台上摆得齐整的绿萝,老张媳妇递来的茶水,老王回去后思来想去的犹豫——这些卷宗里看不到的温度,才是解开死结的钥匙。


间奏:卷宗里长出绿藤桥

结案半月后回访,老王家窗台的绿萝藤蔓不知何时翻过了隔墙,在两家阳台间牵出一条翠绿的弧线。老张挠着头笑:“周法官,您看这叶子颤得比我家空调外机还欢实!”听着这些,我心里暖暖的。原来“如我在诉”的真谛,不过是把自己活成一道桥,一头连着法律的刻度,一头接着人心的温度。

回法院的路上,我想起老王撤诉时说的话。司法为民从来不是口号,它就藏在凌晨冻僵的指尖里,躲在当事人松开的眉梢间,落在那些卷宗上看不见的、带着茶水温度的人情褶皱中。

尾声:续写绵长的市井暖意

思绪纷飞之际,书记员探头:“周庭,下周二开庭的遮雨棚纠纷当事人说……想约今天去看现场?”

我抓起外套:“走!带上卷尺——